重庆医科大学隆重举行建校65周年纪念大会_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今天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24小时服务中心 : 023-68823284(大公馆院区)023-89869777(大渡口院区)
医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医院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

重庆医科大学隆重举行建校65周年纪念大会

发布时间:2021-11-02 浏览次数:3270

重庆医科大学隆重举行建校65周年纪念大会

图片

传承弘扬西迁精神,不忘初心赓续奋进。10月27日上午,重庆医科大学在缙云校区同生礼堂隆重举行建校65周年纪念大会。




,时长00:43

来到大会现场的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艳萍,重庆医科大学全体在家校领导刘宴兵、黄爱龙、冯跃林、魏光辉、杨竹、田杰、杨燕滨、余彦学、袁军,以及离任校领导代表、副校级干部,四川省凉山卫生学校领导,西迁老同志及家属代表,复旦大学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代表,学校直属附属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学校党政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负责同志、校友代表和在校的师生员工代表等。校长黄爱龙主持大会。

    上午9时30分,纪念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黄爱龙向关心关注学校发展的大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向所有为学校创建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西迁前辈、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校师生、医护员工和广大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黄爱龙说,重医是一所“因西迁而生”的学校。他深情回忆了学校创建历史,感谢西迁先驱们用爱党爱国的无限忠诚、扎根西部的毕生奉献为重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业,为西部医学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共同书写了伟大的西迁精神。

图片

黄爱龙主持纪念大会

黄爱龙深情地说,从黄浦江到嘉陵江,415名创校先驱,胸怀大局,勇毅西迁,扎根西部,陶铸群英。他们中有赫赫有名的医学教授、学术大家,也有锋芒初露的青年才俊,还有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行政后勤人员。他们不仅是重医的创校功臣,更是西部医学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的建设者和拓荒人。尽管岗位各不相同,他们在重医的奠基伟业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都一样伟大!西迁精神,是他们为重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415个闪亮的名字,是全体重医人心中的不朽丰碑,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的贡献!

    为进一步讲好西迁故事、传承西迁精神,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精心组织,持续收集创校史料。今年4月以来,学校联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共同制作《向西而歌》西迁纪录片,认真谋划,反复打磨脚本,数次辗转沪渝多地,采访了40余位健在西迁前辈、西迁后代及校友等相关人物,历时6月有余最终完成,并在大会首映发布。
《向西而歌》讲述了65年前上医前辈们西迁重庆、创建重医的动人历史。纪录片深刻展现创校史料,真实记录了创校先驱胸怀大局,勇毅西迁,扎根西部的“拓荒史”,情感真挚、细节满满,震撼人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位西迁创校前辈代表在现场与大家一同观看了纪录片,影片结束后,现场响起热烈持久的掌声,是全体师生校友对所有西迁前辈发自内心的崇高敬意和真诚感谢!

图片

观看《向西而歌》纪录片
    为纪念和表彰西迁前辈为学校创建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激励全体重医人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学校为西迁创校前辈颁发西迁建设者纪念章。来到大会现场的20位西迁老前辈代表马映雪、卞度宏、叶之美、汪湘琳、时德、郑惠连、胡修瑾、黄宗干等上台接受表彰,身着白衣、朝气蓬勃的重医学子们手捧鲜花,向前辈们致敬,张艳萍、刘宴兵、黄爱龙为西迁老前辈代表颁发纪念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西迁老前辈代表颁发纪念章
    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原主任,马映雪教授见证了上医西迁建立重医的全过程。她作为西迁老同志代表发言。

图片

马映雪讲话

    马映雪在回忆起参与重医建设的往事时,数度哽咽。她说,尽管初创时的重医是一片荒坡农田,生活艰苦,但是挡不住大家工作的热情和创业干事的决心。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重医逐渐走上正轨,发展得越来越好。马映雪动情地说,我这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老师,尤其是上医西迁的老师们,他们爱国爱党、爱上医、更爱重医,他们坚持科学、严谨求实、刻苦钻研、开拓创新,无怨无悔地为劳苦大众服务、为祖国医学教育事业奉献终身。”她表示,希望西迁精神永远激励着重医人昂首向上,奋力前行,希望未来的学子们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勇攀高峰。
    2020年10月,学校召开第十次党代会,明确了建设一流医科大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确定了三九六发展格局。为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描绘清晰发展蓝图,推动高质量发展,学校用一年的时间,精心编制了十四五发展规划,确立了到2025年进入全国高水平医科大学前列,和到2035年建成高质量一流研究型医科大学的发展愿景。

图片

校领导刘宴兵、黄爱龙、冯跃林、魏光辉、杨竹、田杰、杨燕滨、余彦学、袁军上台共同发布《重庆医科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图片

发布《重庆医科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张艳萍代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向全体重医人致以衷心祝贺和诚挚问候。她表示,在西迁精神的引领下,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坚持走特色化、国际化、内涵式的办学道路,积极瞄准高等教育和医学创新发展前沿,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看到这一切,作为上医人,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和欣慰。”

图片

张艳萍讲话
    张艳萍回顾了两校近年来各方面的密切交流和深化合作:联合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共同举办近代中国医学人文历史展,举办上医、重医西迁精神主题展览,共建爱国荣校教育实践基地,签署复旦重医进一步合作协议……擘画了未来携手共进的美好蓝图。张艳萍提到,两校都处在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她代表复旦上医表达了两点心愿。一是共同挖掘两校校史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共同传承弘扬好西迁精神,让西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价值,让西迁的生动故事成为两校立德树人的源头活水。二是持续加强各层次的交流合作,尤其是加强两校人员交往交流,让师生成为两校血脉相连的新纽带,在交流中加深历史认识,在合作中厚植宝贵情谊。

图片

董强发言
    校友代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董强教授是西迁前辈后代中的一员。他的父亲董为伟教授、母亲陈运贞教授,是上医西迁创建重医的一份子,先后参与重医附一院神经内科和心血管内科的创建工作。同时,他也是重医培养的学生,本科硕士博士均就读于重医。发言时,他激动不已,热泪盈眶。董强代表所有西迁前辈的后人,向学校对西迁父辈们的关心关怀表示衷心感谢。他回忆了自己在成长中见证了父辈们胸怀大局、勇毅西迁、为重医创建和发展艰苦奋斗的过程,作为西迁后代,很欣慰得看到父辈们开创的事业在不断发展壮大,西迁精神在不断发扬光大。董强分享了自己毕业后的发展成就,表示“不论身在何方,母校永远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不管走到哪里,我始终都以重医人的身份而自豪!”他代表广大校友祝愿母校早日迈入“双一流”高校行列,建成国内最好的医科大学之一。

图片

党永军发言
    引进人才代表、重医新药创制团队负责人党永军教授在发言中代表全体新西迁人、新重医人,向上医重医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上医重医的各级领导、同仁表示诚挚谢意,向共同挚爱的学校致以衷心祝福。他回忆了在复旦学习工作的美好经历,表示作为一名新的上医西迁人,将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传承和发扬新时代的西迁精神,加快融入重医,扎根重医,奉献重医。党永军说,学校的“十四五”规划,描绘了未来的发展蓝图,处在伟大的新时代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上,站在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节点上,自己必将不负韶华,勇往直前,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中,为重庆医科大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片

赵晓东发言

教师代表、重医附二院院长赵晓东教授代表全校教师和附属医院向学校表示衷心祝贺,向所有西迁前辈和离退休老同志致敬和送上祝福。他说,“我为学校65年不懈奋斗的历史和卓越的发展成绩深感自豪,更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赵晓东回忆了自己在重医求学10年,然后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和临床的经历,表示自己深受西迁前辈们的影响,也在身体力行中将“西迁精神”和“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光和热”传承给后生。他介绍了重医附二院近年来的发展成绩,表示学校是附属医院发展进步的重要平台和坚强后盾,医院是学校培养人才、开展研究和服务社会服务的主力军,学校与医院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各附属医院将牢固树立“大重医”理念,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为早日把重庆医科大学建设成为一流医科大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更好的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生命健康事业。

刘宴兵以《初心不渝忆峥嵘 矢志一流谱华章》为题为大会作总结讲话。刘宴兵指出,重医创建成长的历史是一部重庆医学教育的拓荒史,更是一部西部高等教育的铿锵前行史和广大知识分子的爱国奋斗史。创校先驱胸怀大局、无私奉献、艰苦创业、自强不息,让“西迁精神”根植于重医人的血脉之中,已经成为重医人的精神之源。一代代重医人接续奋斗,为学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底蕴,迈入新时代,学校重整行装再出发,胜利召开第十次党代会,政治生态正气充盈,创新活力不断激发,创业氛围日益浓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硕果累累,为创建“一流医科大学”筑牢了坚实基础。

图片

刘宴兵作大会总结讲话

    刘宴兵特别说到,此时此刻,我们深切怀念为重医创立、建设、改革、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每一位西迁老前辈!深切缅怀今年仙逝的创校先驱王鸣岐教授、凌萝达教授、王福荣老院长,深深致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临床诊疗、服务保障战线上,为医学人才培养和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辛勤奉献的每一位重医人!

图片

刘宴兵指出,进入十四五,在主动融入国家大健康战略、服务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在深入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的战略关键期,在中央赋予重庆医科大学和附属医院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的历史机遇期,我们要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把聚焦一流作为贯穿始终的战略主线,加快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面向未来,全体重医人要以建校65周年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一流医学人才,打造一流创新能力,推进医教研协同,提供一流社会服务,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培育一流校园文化,深入推进开放办学,构建一流国际合作,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奋力实现一流医科大学的宏伟目标、续写无愧于时代的重医华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宾们参观庆祝重庆医科大学建校65周年成就展
      同日,晨光熹微之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艳萍,重庆医科大学全体在家校领导和学校院系部处负责人、校友代表、师生代表等来到袁家岗校区,向开拓者碑和钱惪雕塑敬献花篮,校党委副书记冯跃林主持献花仪式。

图片

图片

冯跃林主持献花仪式
     师生代表向开拓者碑和钱惪塑像送上象征着敬仰与纪念的花篮,复旦上医和重医两校领导为花篮整理绶带。
     大家一起追忆上医专家教授响应国家号召,溯江而上,创建重医的光辉岁月,缅怀离我们而去的创校先驱和为重医发展做出贡献的一代代重医前辈,瞻仰上医原副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钱惪雕塑,为值得所有人铭记的西迁历史献上深深的敬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