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个喷嚏,或者突然用力不当、睡了一觉醒来一个起床动作、固定一个姿势太久后变换动作时就导致岔气、扭伤,这样的情况累及颈项、胸胁、腰胁或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的强迫姿势。主诉多为腰或胁肋疼痛。咳嗽时疼痛加剧。病变部位有明显压痛点
这在医学上叫急性腰扭伤,急性胁肋部损伤,胸壁软组织损伤,中医辨证为气血瘀滞,经脉失和者。针对这样的扭伤或者岔气,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快速缓解疼痛和改善活动的方法,本法在针刺天柱穴,得气后留针时,施行头颈、胸胁、腰胁、腰部主动的“努挣”屈抻、转摇,或“咳气”深呼吸等技术方法,治疗急性胸胁部扭伤,急性腰扭伤等临床“岔气”症,大大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实践证明本法安全、简便、疗效显著,或可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禁忌症:
①脊柱肿瘤、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骨折所引起腰痛;
②妊娠妇女;
③合并有严重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精神病患者。
治疗方法:
1、传统针刺疗法:取穴天柱穴、肩井穴。或手针腰痛穴;留针20或30分钟;
2、留针期间,在医师指导下行腰、及胁肋部努挣屈抻等运动。
天柱:项部,大筋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中线旁开1.3寸处。
针法:直刺1~1.5寸。针刺得气后,患者局部有明显的疫、麻、胀、重感。或向后脑部,两肩颈部放散。
手针腰痛点:
俯掌。在手背第二、三掌骨间,第四、五掌骨间,当腕横纹和指掌关节的中点处。共两穴。 针刺时,稍向腕部斜刺。局部酸麻胀重动留针感。
运动的方法:
动留针术,留针期间后,医生引领患者作腰部主动或被动的运动:
主要作前屈、后伸、侧屈、侧弯,以及腰部缓慢地左右旋转运动。动至疼痛受限处,极力努挣,用力至极。10分钟后嘱其站立位,作腰部旋转屈伸。两次为1个疗程。
咳气:
假咳,实际上是一种下意识行沉闷的咳嗽运动,是使腰及胸胁肋岔气部位受到咳气震动产生的运动方式。
深呼吸:
腹式呼吸法,要能带动腰及胸胁肋岔气部位受到深呼吸运动的带动的运动方式。 呼吸咳嗽运动均间歇行五、六次。七、八次不等。
屈伸腰部
在腰部屈伸运动的基础上,再行腰部侧屈运动。侧方用力至运动受限部位。然后侧抻到受限极处。停顿数秒钟。每次到位时应尽力努挣,要下意识突破腰胁原疼痛及受限部位。 亦间歇行五、六次,七、八次不等
腰部侧屈:
在腰部屈伸运动的基础上,再行腰部侧屈运动。侧方用力至运动受限部位。然后侧抻到受限极处。停顿数秒钟。每次到位时应尽力努挣,要下意识突破腰胁原疼痛及受限部位。 亦间歇行五、六次,七、八次不等
腰部回旋运动:
两手叉腰,自我保护好。放松肢体,缓慢行腰部左右旋转。先向患者自觉容易旋转的单方向旋动,回到原位后再向反方面旋动。每至疼痛或运动受限部位,要停顿数秒,尽量努挣,企图突破原受限范围。 腰部旋转的次数不限。若经前面咳气及腰胁肋屈伸,侧屈运动后,般都有了减轻或好转。 腰部旋转可作为收功的运动,乃至正常状态。
注意事项:
1、针刺刺激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
2、施行动留针术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解除顾虑,积极配合;
3、站立位进行运动时,因肢体缺乏支撑,应注意安全。经过两、三次治疗后,症状无减轻,甚而加重,应进一步进行影像学诊断检查,排除重症腰椎间盘压迫或其他病症。
临床应用经验:
1、动留针法对于急性扭挫岔气症有肯定且显著的疗效。对于慢性的软组织劳损急性发作也有效。
2、若因受凉且姿势不当引发的腰腿痛可加TDP照射患部,至烘热内透。然后运动。
3、天柱穴亦可加用电针连续波刺激。运动时宜采用俯伏坐位运动。
技术诀窍:
假咳嗽,深呼吸,动动脊肋疗岔气;
前挺后弓要弯腰,慢慢转侧须努挣;
身姿放松不用怕,活动之中病自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