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测血压的经历,但每次的结果并不一样,有的在医院测血压高,有的在家里测血压偏高,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属于高血压,其实高血压是有诊断标准的。
有些人在医院量血压偏高,但回到家里自己测量却在正常范围,这种情况就叫 " 白大衣性高血压" ,也叫 " 诊所高血压 "。诊断标准为: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且白昼动态血压<135mmHg/85mmHg。这可能是由于患者见到穿白大衣的医生后精神紧张,血液中出现过多儿茶酚胺,使心跳加快,同时也使外周血管收缩,阻力增加,产生所谓“白大衣效应”,从而导致血压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 " 白大衣高血压者 " 后来都成了真正的高血压患者。因为这类人的特点是情绪容易波动,不稳定,遇事紧张,是高血压的潜在因素。单纯性诊室高血压是否需要治疗,应根据总的危险性状况和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来定。如果不予治疗则必须密切随访。
2013年欧洲指南提出的建议是:密切随访3~6月。近年来强调对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预防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做到合理膳食、减轻体重、限制饮酒,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防止紧张,正确对待及设法缓解各种心理压力。
“隐匿性高血压”又叫“逆白大衣高血压”,这时在诊室测量血压在正常范围,但回到家里测血压或动态血压往往高于正常血压。诊断标准为诊室血压<140/90mmHg,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提示白昼平均血>135/85mmHg。目前人们测量血压的主要方式是诊室内随机测量方法,此型高血压容易被忽略,延误治疗会造成严重靶器官损害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已经有靶器官损害者应按原发性高血压处理原则,立即给予积极合理的个体化降压药物治疗。如果无靶器官损害,进行家庭自测血压,如果结果>135/85mmHg,也应该立即治疗,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常常对隐匿性高血压进行药物治疗甚至强化药物治疗。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定期体检,规范测量血压,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可以鉴别真“假”高血压,进一步指导用药剂量和服药时间,从而避免抗高血压药物的不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