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神经源性肠道?
神经源性肠道是指控制肠道功能的中枢或周围神经结构受损或功能紊乱导致的排便功能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便秘、大便失禁、腹胀、排便耗时延长等一系列问题。常见于脊髓损伤、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等。
排便功能障是可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大多患者认为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改善患者的排便障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返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神经源性肠道并发症
1.大便失禁:皮肤破溃、压疮、尿路感染;
2.粪便嵌塞:恶心、腹部不适、自主神经反射异常例如大汗等;
三、神经源性肠道的主要治疗原则
(1)有效控制排便,降低患者便秘和大便失禁的发生率;
(2)使大便保持一定的硬度;
(3)尽量减少并发症。
四、神经源性直肠的康复治疗目标
(1)使大部分患者自己能在厕所、便器上利用重力和自然排便的机制独立完成排便;
(2)社会活动时间内能控制排便。
五、治疗方法
1.定时排便:
对于脊髓休克期的患者,肛门括约肌处于松弛状态,多表现为大便失禁,此时主要需注意局部清洁卫生。对于恢复期的患者,关键是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同时需注意:
1)可沿用既往的排便习惯,建议保持每天同一时间进行;
2)也可在每日早餐后协助病人排便,因为早餐后肠蠕动刺激能产生多次的胃结肠反射,此时训练排便容易建立条件反射,日久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也应坚持定时排便。
3)若患者不能达到每日大便1次,不必给患者过多心理压力,一般保持2天或3天1次即可。
2.排便训练:
1) 排便体位:排便体位以蹲位、坐位为佳,可借助重力作用大便易于通过,同时方便腹部加压;如不能蹲位或坐位,则采用左侧卧位较好。
2) 尽量减少卧床时间,站立和步行可减少便秘。
3) 腹部按摩能增强直肠蠕动动力,餐后半小时进行腹部按摩,可按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右下腹-上腹部-左下腹)的顺序行腹部按摩。也可行环形肛周刺激,用手指轻柔的按摩肛门周围,刺激排便反射产生。定时刺激使肛门括约肌和盆底肌收缩可促进排便中枢反射形成。如上述方法无效,可用手法清除大便,操作应轻柔,避免损伤肛门和直肠粘膜及肛门括约肌。
3.饮食管理:
1) 均衡饮食,增加粗纤维的摄取,例如糙米、全麦食品、蔬菜、水果等,注意油脂补充,不要进食辛辣食品。
2)液体量的摄入:成人每日应摄取2000~2300ml的液体(不含酒精、咖啡、利尿剂),有助于防止粪便干燥,清晨饮水可刺激肠蠕动。
另外某些水果汁(如:橘子汁、柠檬汁等)可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4.药物治疗
针对便秘的治疗。可选用下列药物。目前临床上已经有很多的药物应用到神经源性直肠的治疗,主要是针对便秘的治疗。
1) 口服缓泻剂目的是软化粪便,促进肠道动力,刺激排便,例如乳果糖、麻仁丸等。
2) 另还有直肠栓剂(如甘油栓剂、开塞露、二氧化碳栓剂等)可以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应并起到局部润肠的作用,有利于降低排便阻力,治疗便秘;当使用栓剂或手指刺激无效时可采用灌肠法,一般用于其他排便手段失败后。
5. 针灸、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及经颅磁刺激技术等其它康复治疗方法;
6.手术治疗:经上述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拥有国内外先进康复治疗理念,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及康复护理组成专业的康复医疗团队,擅长脑卒中、脑外伤及脊髓损伤等康复。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及服务。
来电请咨询:023-6882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