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药学工作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医生,他们的中药看起好浓哦,为啥子我的恁个淡也?”
“医生,你们熬药的时候,可不可以给我多熬一哈嘛,熬浓点,谢谢哈!”
“医生,你看我这个药啷个恁个淡也,是不是抓药的时候给我抓足点哟!”
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听到,尽管也努力的解释过其中原因,但还是有些人固执的认为,中药汤剂就应该越浓越好,而中药煎煮时间越长,颜色越深,就代表药越浓。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煎煮中药的过程,实际上是中药饮片有效成分不断地向水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煎煮到一定时间(药材质地不同,时间长短不一),中药饮片本身与药液中有效成分浓度达到平衡后,这一释放、溶解过程就会停止。此时再连续煎煮,药物内的有效成分也不会继续释放、溶解到汤里。但药液中一些有效成分(尤其是解表类药物)则会随水蒸汽挥发,煎煮时间越长挥发的越多,从而使药效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此外,药物煎得太浓,苦涩味加重,给患者带来服药困难,服药后更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为使中药发挥应有的效力,不仅要按常规煎煮一定时间,而且每次煎煮药液量不能少于200毫升,儿童药量低,每次药液量也不能低于120毫升。
另外,除了滋补药煎煮时间稍长,多数中药不需要浓煎。特别是解表、清热、芳香类药物,煎煮的时间还要更短一些,如麻黄、桂枝等解表药,金银花、菊花等清热药,砂仁、沉香等芳香类药物。风寒感冒者多需要解表散寒,药物煎煮的时间就不宜过长;调理气虚者,补益药就需要浓煎。具体煎到什么程度,用多大量,需要请中医根据病情确定,不可擅自加量或延长煎药时间。
那么,为什么有的药颜色深,有的药颜色却很浅?有时候自己煎药颜色更深,煎药机煎出来的药颜色要浅一些呢?
首先,受药材本身质地的影响,汤剂颜色是不一样的,虽然大多数看起来都是黑乎乎的,浓浓的,但是也有一些中药本身颜色就浅,熬出来的药,颜色就不可能有多深了。
其次,传统煎药一般是在砂锅、陶瓷或者不锈钢做的容器内煎煮,是暴露在空气中进行操作的,药材中的黄酮、酚类、蒽醌类、色素及金属离子等容易与空气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药液色泽加深;而煎药机是在密封性能良好的容器中进行煎煮,减少了发生氧化反应的可能性,所以煎出的药液颜色自然也就浅一些。
再者,传统煎药是把药材直接置于煎药锅内煎煮,药液未进行过滤,煎得的药液是一种混悬制剂,所以颜色较深。而煎药机配备小口径双重过滤装置,药液中大量淀粉、树脂和其他不溶性成分及药渣过滤较彻底,药液相对澄清,因此颜色稍浅一些。
最后,煎药时间的差异,按传统方法自己煎药,特殊品种除外,我们一般建议第一煎控制在30分钟左右,第二煎控制在20分钟左右。但大多数人觉得,煎的时间长一点,效果就更好,这样也不浪费嘛,然而事实的真相确是,煎的时间长同时也会导致药材中一些无用成分的溶出,表面上觉得颜色深了,但实际上有效成分并没有增加。
所以,中药汤剂并不是越浓越好哟,为使中药发挥应有的效力,只要按常规时间煎煮就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