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跟腱的功能
跟腱连于腓肠肌和跟骨之间,当腓肠肌收缩时,肌肉收缩,跟腱牵拉跟骨向近端移动,使我们能够以脚尖站立、正常走路及跑、跳、上下楼梯。
二、跟腱断裂的分类
跟腱断裂的程度:完全性断裂与不完全性断裂
是否有伤口:开放性跟腱断裂与闭合性跟腱断裂
受伤的时间:新鲜损伤与陈旧损伤
三、病因
直接暴力:锐器损伤
间接暴力:退行性改变或跟腱钙化、骤然猛力牵拉
四、主要症状和体征
(一)主要症状:
1.跟腱部疼痛
2.有棒击感
3.患者受伤时,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
(二)主要体征:
1.患足不能提踵,即患足的脚后跟提不起来。
2.跟腱外形消失,触之有凹陷感。
3.跟腱部皮肤有敏锐的压疼,肿胀不显著。
4.休息位时,跟腱延长。
5.捏小腿三头肌试验呈阳性,试验方法为病人俯卧。两足置于床沿外,用手捏小腿三头肌的肌腹,正常侧踝关节出现趾屈,而跟腱断裂侧不动(如图1)。
图1
五、术后第一阶段:保护和愈合期(第1-6周)
可用(如下图2)带轮盘的固定靴,用来保护修复后愈合中的跟腱,并且在拐杖保护下观察部分负重情况。合理负重,抬高患肢,主动关节活动,以及每天进行数次冰敷。注意事项:(1)避免被动牵伸跟腱(2)避免热敷(3)避免长时间下垂位。(4)应把膝关节屈曲90度位下的主动踝背屈限制在中立位(0度)(如下图3)。
图2 图3
六、术后第二阶段:早期关节活动(第6-12周)
患肢首先要在拐杖保护下佩戴支具完成患肢的完全负重,然后摆脱拐杖穿鞋完全负重。从足部支具到鞋的转换过程中,可以在鞋中放一个足跟垫(通常使踝跖屈20-30度),随着关节活动度的增加,足跟垫的高度应随之递减。
当患者的步态恢复正常时,就可以不用足跟垫。6周可以开始膝屈曲90度的趾屈抗阻练习(如图4)。到第8周时可以开始膝伸直位的趾屈抗阻练习(如图5)。注意事项:(1)避免治疗性练习和功能性活动中出现疼痛(2)避免被动牵伸跟腱。
图4 图5
还可以利用膝伸直蹬踏装置和屈腿器械来练习趾屈(如图6)
图6
七、术后第三阶段:早期肌力练习(第12-20周)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恢复踝关节全范围的主动活动度,趾屈肌力恢复正常,并提高平衡及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如下的流程逐步练习。注意事项:(1)避免治疗性练习和功能性活动中出现疼痛(2)避免跟腱高负荷(即整个体重下过度背屈踝关节或跳跃)
在屈腿和膝伸直位脚踏装置上完成双脚提踵 在平面上完成双肢提踵
在斜坡上完成双脚提踵 在平面上完成单脚提踵 在斜坡上完成单脚提踵
八、术后第四阶段:晚期肌力练习(第20-28周)
此阶段应继续加强踝背屈、趾屈、内翻和外翻肌力和耐力的等速练习。跑步和体育锻炼开始应该在直平板上进行,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和要求,比如交叉步、编织步、剪切步、八字步、加速及减速训练等。注意事项:(1)活动中避免疼痛和恐惧(2)未达到足够的力量和柔韧性之前避免跑步和体育活动。
九、术后第五阶段:全面恢复体育技能(第28周-1年)
功能往复运动在此阶段升级为单脚练习,比如单腿跳、单腿两侧跳和象限跳。
十、注意事项:(1)治疗性、功能性和体育性活动中避免疼痛(2)在具备足够的肌力和柔韧性之前避免全项体育运动。
跟腱断裂术后,有可能发生跟腱再断裂,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没有注意持拐的要领,发生意外的摔伤。
第二,没有按照康复计划执行,过早的脱拐行走、三个月内就进行跑跳或意外摔倒。
因此,跟腱断裂术后,应按照康复计划八周才能脱拐行走,三个月内走路时,要精神集中,不要引起踝关节的扭伤。
供稿人:肖世俊(骨关节康复科)